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积极推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与艺术交流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高度重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双方在艺术教育、展览和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与中国艺术机构共同举办了多项重要展览和学术活动,促进了两国艺术家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将继续推动与中国艺术机构的合作,促进两国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为中俄文化关系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代表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主席团及副主席、新艺术流派部院士书记瓦西里·祖拉博维奇·采列捷利,向中国的同行们表示热烈欢迎。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

        当代俄罗斯艺术科学院是1724年根据彼得一世的命令创立的“科学与艺术院”传统的继承者。1757年,在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的推动下,该机构在莫斯科大学创始人伊·伊·舒瓦洛夫与杰出的俄国科学家米·瓦·罗蒙诺索夫的共同倡议下,被改组为独立的帝国艺术学院。

        直到20世纪初,艺术学院一直是艺术启蒙的中心,积极推动各类艺术的发展,促进博物馆藏品的形成,开展大量科研工作,并且是当时俄罗斯唯一的高等艺术学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艺术科学院仍继续开展工作,致力于文物保护、展览组织等事务。
    1918年,艺术科学院根据政府法令被正式撤销,并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该法令同时决定在艺术科学院基础上创建彼得格勒国立自由艺术教育工作室,直到1921年,才恢复“艺术科学院”的名称。1932年,全俄艺术科学院得以重新成立。

        1947年,在伟大卫国战争结束后,苏联部长会议决定成立“苏联艺术科学院”并恢复了完整的机构体系。新成立的苏联艺术科学院将原本分散的科研、创作、博物馆和教育等艺术机构整合为统一的系统性架构,确立了其作为国家最高艺术机构的权威地位。

        根据该整合体系,列宁格勒的列宾绘画、雕塑与建筑学院(即列宾美术学院)与莫斯科的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以及各自附属的中等美术学校,正式成为苏联艺术科学院的直属教育单位。此外,科研博物馆、科研院所也均纳入其管理体系之中。这一结构化整合为建立完整的学院派艺术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对全国美术教育与艺术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苏联艺术科学院还配备了强大的科研和创作基础设施,包括创作工作室、实验室和出版社等。这些资源的整合不仅显著提升了教学与科研质量,也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与制度保障,标志着学院艺术教育与研究事业迈入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如今,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作为国家级科学院,已成为俄罗斯联邦主要的国家科研与方法论中心,并以联邦国家预算机构的形式设立。根据俄罗斯联邦总统于1991年12月18日第294号《关于俄罗斯国家遗产中特别珍贵对象的法令》以及1992年5月25日第522号《关于将苏联艺术科学院改组为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的法令》,艺术科学院被列为俄罗斯联邦各民族文化遗产中“特别珍贵的对象”之一,是联邦最高级别的国家创作与科研机构。

        根据《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章程》(经俄罗斯联邦政府2016年2月11日第95号决议批准),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负责协调并开展以下领域的基础性与探索性科学研究:包括造型艺术、装饰应用艺术、雕塑、建筑、戏剧艺术与电影艺术、设计、摄影艺术与多媒体技术、当代艺术流派、美术教育、博物馆与展览活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工艺以及艺术学等方向。

        此外,艺术科学院还承担行业国家项目的科研方法指导工作,并在上述领域提供科研咨询与专家评估支持。

        艺术科学院是一个历史积淀而成的体系,汇聚了艺术家、艺术史学家以及其他科学与艺术领域专家的创造力与文化教育活动,构建了全国统一的艺术共同体。

        艺术科学院是俄罗斯最活跃、最重要、最具权威的创作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它肩负着在艺术文化发展和美育领域落实国家利益的使命,致力于弘扬基本的人文价值观。艺术科学院在俄罗斯全国各地区及世界多个国家开展工作,是当代文化领域的中坚力量之一。

        艺术科学院保留并发展了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艺术教育体系,正是基于这一体系,培养出了无数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们在过去三个世纪中缔造了俄罗斯艺术最辉煌的成就。自1997年俄罗斯

        家、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祖拉布·康斯但丁诺维奇·采列捷利出任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主席。



瓦西里·祖拉博维奇·采列捷利

瓦西里·祖拉博维奇·采列捷利于1978年1月31日出生在第比利斯市。
是一位艺术家、雕塑家、策展人及文化管理者。


教育背景:1999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帕森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2002年毕业于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获得美术学士学位。

深造经历:
2012年就读于莫斯科斯科尔科沃管理学院;
2021年在RSPP商学院完成职业再培训,获EMBA学位。

工作经历: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2002年)、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雕塑部,2006年);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主席团成员(2007年),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副主席(2009年);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新艺术流派部院士书记(2021年);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副主席主持工作(2025年);

自2002年起担任莫斯科当代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在他的领导下,该馆已发展成为莫斯科市最具代表性的市属艺术机构之一。

俄罗斯艺术家创作联盟会员(2001年)、莫斯科艺术家联盟会员(2007年)、艺术史学者协会会员(2007年);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会员、国际现代艺术博物馆与藏品委员会(CIMAM)会员。

·         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主席文化委员会成员(2012–2016年);

·         中央联邦区社会院成员(2012–2017年);

·         俄罗斯联邦文化部公共委员会成员、文化部长顾问(2013–2019年);

·         国家当代艺术中心监事会成员(2013–2015年);

·         莫斯科市文化局下属国立教育机构教师认证主审委员会成员(2018年至今);

·         俄罗斯总统文化倡议基金专家委员会成员(2021年至今);

·         俄罗斯军事历史协会创作委员会成员;

·         俄罗斯国家现代艺术“创新奖”组委会成员(2021年);

·         俄罗斯国家视觉艺术奖“康定斯基奖”组委会成员(2009–2021年);

·         谢尔盖·库廖金现代艺术奖评委会成员(2010–2019年);

·         莫斯科国际青年艺术双年展组委会成员(2007年至今);

·         俄罗斯国家馆威尼斯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2006–2010年)。

瓦西里·采列捷利在科研、教育及公共文化推广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常年参与在俄罗斯及海外举办的各类学术会议、论坛、研讨会,并担任多个展览项目的策展人。

国家与社会荣誉:

  • 西班牙“公民功勋勋章”十字勋章(2012年);
  • “和平缔造者基金会”颁发的“Ars Longa”星章(2014年);
  • 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骑士勋位(2015年);
  • 西班牙“伊莎贝拉天主教女王勋章”军官级荣誉(2016年);
  • 俄罗斯联邦“祖国功勋勋章”二级奖章(2018年);

政府嘉奖:

  • 俄罗斯联邦文化部长嘉奖(2010年、2011年);
  • 莫斯科市文化厅嘉奖(2013年);
  • 莫斯科市市长嘉奖(2018年)。






print version